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仇恨言论泛滥的警钟为华盛顿而鸣!

仇恨言论泛滥的警钟为华盛顿而鸣

时间:2025-07-07 17:29:10 来源:戴罪立功网 作者:娱乐 阅读:170次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27日举行的仇恨“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活动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讲话,言论在回顾这段可怕历史的泛滥同时,特别表达了对当今世界现实的警顿严重担忧。他说,华盛“早在1933年警钟就已经敲响,仇恨很少有人愿意倾听,言论敢于发声的泛滥人更少”。他重点谈到“错误信息、警顿偏执的华盛阴谋论和不受约束的仇恨言论”十分猖獗,反犹主义抬头,仇恨白人至上主义和新纳粹主义意识形态激增,言论世界必须警惕“蛊惑人心的泛滥仇恨声音”。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是警顿为纪念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并缅怀大屠杀遇难者而设立。华盛尽管那段悲痛历史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仇恨和偏见却改头换面,以新的方式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履霜,坚冰至”,如果任由仇恨言论继续发酵蔓延,人类社会迟早将面对一个更为惨痛的后果。

关于这个话题,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想到美国,可以说,古特雷斯的警钟主要为华盛顿敲响。这不是因为大家对美国有什么偏见,恰恰出于对美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就在古特雷斯讲话的同一天,在白宫举行的农历新年招待会上,针对在亚裔社区最近发生的两起大规模枪击事件,美国总统拜登承认反亚裔仇恨犯罪在增加,表示亚裔社区经历了“深刻的仇恨、痛苦、暴力和损失”,这种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与新冠病毒大流行相关的煽动性言论所致。

我们不难做出两个基本判断:一是美国已成为仇恨现象十分严重的国家,仇恨言论及思维方式的重要策源地;二是在美国,仇恨的主要对象已经从犹太人转向亚裔,与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是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的关系。据统计,在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美国各地共发生近1.2万宗针对亚裔的暴力事件,2022年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上升了177%。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相对而言,拜登政府反对仇恨犯罪的表面态度比较鲜明,但行动的力度和成效都不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是很差。仇恨言论泛滥、仇恨犯罪高发的势头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变得更加猛烈。这是为什么?有惯性的因素,但根本上是因为华盛顿政治精英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走进一个巨大误区,反仇恨是极不彻底的,对仇恨言论和仇恨犯罪的打击三心二意,充满选择性,或者说机会主义。

人们注意到,拜登总统在承认事实的同时,并不是做进一步的反思,而是表扬起本届美国政府通过的《反新冠仇恨犯罪法》。美国主流媒体也基本将拜登讲话的意义,引向吸收亚裔快速增长的“选票”上,这极大削弱了本来就有限的对美国社会的反思。种族主义、仇恨言论及枪支犯罪是美国的制度性顽疾,华盛顿精英对此抱持暧昧态度,是这一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治并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在对华强硬愈发成为两党共识、渲染“中国威胁论”成为吸引选票的万能工具这一背景下,针对亚裔或者说华人的仇恨和阴谋论怎么可能减少?华盛顿表面上对安抚亚裔做出了很多姿态,但又致力于制造仇恨滋生的土壤,并不断往上面浇水施肥,除了恶之花,还能指望从这片土壤中长出别的来吗?

如果美国不结束在国际政治中的仇恨攻击,其国内的仇恨攻击就不会结束;当政治煽动者还在华盛顿如鱼得水的时候,美国的仇恨现象就不可能减少。如今,美国官方层面仍基于虚假信息对中国形象和意图进行污蔑和诋毁,反华在华盛顿甚至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一场大规模的仇恨风暴正在美国土地上酝酿蓄势。当它真正刮起来的时候,就不可能像精确制导导弹一样指哪儿打哪儿。美国是飓风的重灾区,对飓风破坏一切的狂暴力量,美国人应该懂的。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厉以宁:经济学的使命、创新与经济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 “建行生活”赋能乡风文明建设
  • 桑坦德银行承诺提高股息以吸引投资者
  • 债券抛售潮过后 英国养老基金正考虑减持非流动资产
  • 百济神州因受限制股份单位获归属发行17.56万股普通股
  • 渣打集团2月27日斥资合共约1799.03万英镑回购合共228.8万股
  • 行业轮动速度加快 市场有望在3月形成新主线
推荐内容
  • 德信中国:对旗下本金为3.483亿美元的优先票据交换要约
  •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密集开工  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 人民币中间价报6.9572,下调630点 离岸人民币现报6.9739
  • 盈康生命旗下四川友谊医院荣获“沙河街道2022年突出贡献企业”
  • 北京:生鲜电商物资充足骑手紧缺,建议居民减少单日下单频次
  • 华润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承压定增80亿救急 业绩增长乏力华润集团入主12年未分红